真实配资平台 专访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:应对美国“对等关税”,建议加大促消费政策力度,“两新”补贴品类还有扩围空间
4月9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,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。座谈会上,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是三位发言的专家之一。
围绕当前经济形势的话题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沈建光。沈建光表示,从目前对经济的影响来看,美国发起的所谓“对等关税”政策给全球经济的未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。他建议,应该继续加大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布局,继续加大提振消费的政策力度,另外,“两新”补贴的品类,还有进一步扩围的空间。
《21世纪》:对于美国发起的所谓“对等关税”,中国的这一次应对做了哪些准备?
沈建光:中国的准备很充分,过去几年,中国做了很多事情,一直在强调国内大循环,包括提振国内消费;另外在创新方面有较大的进步,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不断涌现。
《21世纪》:这一轮关税风波是否会导致全球经贸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?
沈建光:新的经贸格局已经在形成,以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市场,中国现在重要性不断上升,越来越成为是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。
一方面,在政策的支持下,中国企业加大出海力度,实现全球布局;另一方面,中国出口企业也通过产业升级、贴牌转口等方式继续维持自身的市场份额。
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战后,中国经济的开放度并未因为美国关税的影响而下降。2023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占GDP的比重甚至高于2018年,中国商品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也同样较2018年有所增长,反映出口部门保持了强劲竞争力。从出口结构看,东盟替代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。
促消费政策还有增量空间
《21世纪》:面对美国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?
沈建光:从政府层面来说,外部的不确定性高,也意味着国内逆周期的调节政策仍需加强。
中国更需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,扩大开放,推动改革,提升综合国力。要提振消费,继续加大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布局,海外布局有利于中国企业降低风险。同时,深化开放,加入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等高规格经贸协定,倒逼国内服务业准入、数字贸易等制度改革。
《21世纪》:中国促消费的政策还有空间吗?
沈建光:提振消费的政策还有增量空间。对于中高收入群体,建议政府减少限制性政策,让中高收入群体需求得到释放,比如一线城市的买房和汽车消费限制等;对农村老年人,建议提高养老金和医保补助;涉及育儿真实配资平台,建议全国范围内的增加生育补贴,鼓励生育;在“两新”政策补贴方面,我认为参与“两新”补贴的品类,还有进一步扩围的空间。